查看原文
其他

卷首语 |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考试研究

陆一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24-09-04










今年是新中国高考建制70周年。曾几何时,考试几乎变成了讨论中国教育问题时绕不开的中枢主题。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及其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值得将其置于更长的历史脉络之中,以更宽广的视野加以观察。


近代以前,没有哪个文明社群会像古代中国那样,以考试的方式来挑选其理想人物,使之成为社会骨干,并将考试确立为国家制度的基石。这一选拔制度曾经并不是唯一的选项,它的逐步形成和巩固离不开特殊的历史条件,更脱胎于根基深厚的社会共识。这是一种基于儒家文化的尚贤意识,它注重学问深浅与品格高下,并制度化地将评价权收归政府。它相信通过开科取士能真正做到从基层拔擢人才,被这套制度所选定的人才不仅要成为政治和权力的担当者,也被期许为道德和文化的旗手。


隋唐以来,科举考试在看似一贯的宗旨之下发生了多次变革,而中国社会的结构也随之出现巨大的变迁。如果没有对科举考试的充分说明,就无法呈现过去一千多年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对科举考试内涵变化的把握可以成为深入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钥匙。考试文化与中国社会整体运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已经为不少富有洞见的中国社会和历史观察者所注意。


在当代中国,作为选拔政治精英的科举制度已不复存在,但基于尚贤原则和公平原则的考试在当今社会运作、人才选用中仍处于关键地位。在分配学校教育机会时,考试结果依旧具有决定性影响。高考仍被视作改变个人社会地位乃至家庭命运的重要途径。


近二十年,由于高等教育的大幅扩张,学业竞争变得大众化,考试机会越开放,意味着被考试所“牢笼”的人就越多。于是,井然有序的制度化学业竞争成了错综复杂社会竞争的起始阶段,学生时期的卷面分数成了未来社会地位的抽象指征。现实中考试结果的毫厘之差可能成为改变人生轨迹的关键变量,从第一场利害相关的考试开始,分数就像具有“万有引力”一般,青少年的教育、成长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得不受其牵引。不论是不是“读书的料”,考试给每个人的青少年时代都打下深刻的烙印,形成难以磨灭的影响。“应试教育”这个词便是带着强烈的厌倦情绪把考试制度推向了教育的对立面。


考试需要改革,却不能废除。考试既不是越多、越难越好,也不是越少、越简单越好,怎样设置更合理呢?什么样的考试、考什么科目、在什么阶段识别天赋与努力更有效?什么样的考试催人奋进?什么样的考试消磨求学志向、助长应试套路?什么样的考试容易被应试技巧所破解?什么样的考试能够防止过度学习?从考试的内容、命题方式、阅卷评分规则,到考试形式、竞争机制等许多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与讨论。


从外部的视角来看,对于同样的考试制度,什么样的社会、经济、人口、政策条件会刺激更大的竞争激情,给不惜代价的复习备考乃至复读再考的热情不断加热升温?什么样的外部因素能够缓和投身学业竞争的热情,形成自然自愿的、前置于考试的社会性分流?什么样的家庭、学校、舆论与文化环境能够安抚和宽慰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的考生和家长?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改革政策应该在充分区分考试本身问题和外部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实现目标和手段的一致。


考试制度在中国有千年的传统积淀,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的选择,奠定了某种根基性的社会心理秩序。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考试制度不仅是学校教育体制的关键环节,而且与社会结构、政体属性紧密关联。它的设计原则出自国家政治的理想与愿景。作为一个考试大国,考试研究是个重要的跨学科议题,这对传统的教育学研究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供稿 | 陆    一

排版 | 盖美如

审核 | 方士心



欢迎订阅《复旦教育论坛》!

本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高等教育学术期刊,探索和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映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新成果,主要刊登高等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经济、高校课程与教学、比较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比较医学教育等方面的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